嗔念是所謂「三毒」之一,為何嗔念會產生如此嚴重因果業報呢? 從最淺顯之處而言,嗔念會推動心念的惡性因果蝴蝶效應,古云「怒從心中起,惡向膽邊生」,所以之後就必然產生「罪從行中生」。 一般凡人若不能息止嗔念,則必然造罪造業,自不待言。 若修道人不能息止嗔念,則會更進一步入魔而墮修羅魔道,因為若已經可稱為修道人,則必是已經具有或多或少玄學、無形面的道術法之聰智,而且勢必或多或少將之所學玄學、無形界聰智參於為惡,所以也很可能影響一部分低等智慧之無形靈體,其為惡之因果業報自然比一般凡人嚴重。這是「自心五十陰魔」所來之源頭〈自罪自造自受災禍〉,與天魔〈道考〉不同。 修道人的息嗔智慧無出於 老君與 莊子之教誨! 道德經「知常明,不知常,妄作凶,知常容,容乃公…..全乃天、天乃道」,「常」者天道報應也、世間因緣法則也、人間因緣果報也,不懂因果法則,妄作妄為,自然容易造罪惹禍上身;知常則能明因果法則,能明一切因緣皆源自造物主天公玉帝與救世主的普渡眾生計畫,凡人無知無慧豈能對造物主與救世主之計畫起嗔念動惡心,一旦無知無慧的起嗔念動惡心,則是「不知常、妄作凶」,凡人則造罪自墮地獄,修道人則入魔困苦。 人間嗔念皆不出六根沾染而來,所視見逆心而嗔、所聽聞逆心而嗔、所接觸逆心而嗔,然,莊子人間世有所教誨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,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炁。聽止於耳,心止於符。氣也者,虛而待物者也。唯道集虛。虛者,心齋也。」 無聽聞之以耳目,而聽聞之以心,可以辨是非…無聽之以心,而聽之以炁,乃聽聞之以元皇正炁,亦即聽聞之以天地良心,凡是皆能聽之以元皇正炁,則能入道,入道則能達於「唯道集虛」之心齋境界,亦如佛家所云「空性菩提」。 又如佛家所謂「如如不動,無取於相」,不對境取相,不對境起心念,於人間事皆明「世間萬相莫非緣法,人間萬相莫非因果」之理,世間萬事萬物皆是 上帝的計畫,凡人豈有置喙餘地,自然能如如不動。 至於面對親近之人,所聞逆心逆炁,莊子人間世又有教誨「入則鳴,不入則止」,人間萬相莫非因果,自身雖有心調和正向因果,但是,態度經常影響一切「初心」,不妥適的態度容易引起「嗔念」,嗔念一起,所有良好初心將不得善解,甚至「曲解」、「惡解」,人同此心,心如此理,對於至親晚輩,雖是恨鐵不成鋼的愛心,亦須對此點智慧有所注意。 從前述 老莊的教誨,可得「息嗔靈修」智慧,如下→ 情緒是魔,每當情緒升起時,當靜心靈修內觀,觀照情緒出自耳目乎?出自心念乎?出自元炁乎?情緒所出處之不同,自當引發不同因果蝴蝶效應;「息嗔靈修」的最高境界即是「太上無情」;心念能無任何情緒,自然只剩元皇正炁的良知良能,自然能逐漸趨向「無執」「無妄」「無垢」「無咎」的境界!自然就能「息止一切災禍」!
|